Saturday, October 21, 2006

08.2006.07.08南部山谷行腳

    2006.07.08南部山谷行腳
時間:2006.07.08.08:00-16:00。
地點:屏東山區。雨天。
參加人數:共5人,一車。其中四人為50歲之約,一起參加。
方式:靜默體驗、簡單午餐、可泡水、撿垃圾、分享。

進行流程
一、出發:
  在高雄後火車站集合後搭一部車往屏東山區出發,由於其中四人為50歲之約,一起參加,所以先了解她們的50歲之約意義,再了解他們的自然經驗。由於考量雨天及一位腳受傷、一位較沒自然經驗,地點改到較安全、有自然步道及休息亭可做分享的溪谷。(有大小瀑布3道、可下溪流、但遊客多。原先安排的點較沒人去且無明顯路徑,適合自由探索落差大的溪谷,有大水水潭可各自蹲一潭不受干擾。)
  0930到登山口休息亭列作休息準備(背包儘量簡單輕鬆),說明大致路況,發體驗單"自然觀享受──Into the Wild"(附錄一),沒有特定目的地,全程靜默,4小時後回到休息亭分享,依自己狀況決定何時行走、休息、體驗什麼、午餐、、、。

二、各自體驗:
  雨不大,時停,有登山客及溯溪隊伍,也有因下雨純粹在休息亭烤肉聚餐的。

三、分享:1400在休息亭進行分享
(一)老鷹帶:
 1.如果帶著相機重走一遍,且只能拍兩張相片,你想拍下什麼?
 2.發"感受元素表"(附錄二),圈出你覺得拍的兩張像片中有的感覺元素
 3.在該元素前後加字成句形容你的感受來源。
 4.再將寫好的巨排列成詩或散文。(附錄三)
 5.交換看,感覺對方拍的畫面是什麼。
 6.各自補充說明。


(二)50歲之約主角帶:(因她已參加過三次不同地點方式體驗分享,且又是老師,所以讓她試帶分享)
 **在自然中你看到什麼、想到什麼?
1.對自然的敬畏、在瀑布正下方仰頭上望時更感受到宇宙神明的存在。
2.單純、看到瀑布想到負離子。
3.用今天的體驗方式回家鄉南投約朋友一起走溪谷、樹直、林向單純-與家鄉溪谷的比較。用心,新詩也可以這樣寫。
4.下次想全程赤腳溯溪,人造橋不比溪石好走,小蟲也要躲雨──當撐傘時。
  閉眼休息時仍會被以為的人聲嚇起──其實只是水流聲。
5.50歲之約有如水的洗禮,很自然的改名後,幾次參加活動都在溪谷,都有水,一切都完美不假外求、一切具足。名字有瀴(ㄧㄥˇ)表無邊無際。

附錄一:
自然觀享受──Into the Wild
第一階段:上山的路上,選擇一項專一感受
  1赤腳──觀腳受   6觀樹姿
  2觀水聲       7觀石形
  3觀呼吸       8觀山的氣息
  4觀水流        9觀蟲鳴或鳥叫
  5觀心跳       10觀"沒有"

第二階段:到達定點後
  關閉一種感官愈久愈好(如閉眼ˋ塞耳)

第三階段:
  如石不動
  如樹直立
  如雲飄
  如風輕佛

第四階段:
  不觀
  不想
  不受
(回程撿拾非自然物)


附錄二:感受元素表
          感受元素表
1.調皮…………………   2.新生…………
3.等待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4.長老……………
5.力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6.深沉的思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7.蛻變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8.永恆不變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9.和諧…………………   10 .一直在變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11.愛…………………   12.無用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13.寧靜……………    14.孤獨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15.對話…………………    16."家"…………………..
17.凝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 18.秩序………………….
 

附錄三:感受圖片詩或散文
1a-我努力的爬上岩縫,弓著身體醞釀生命的"力量"。
1b-我在岩縫中,水柱從天而降,把外面的世界隔絕,我是"孤獨的"。

2a-
恆古的"凝視" 
   山與水的"對話"
   "寧靜"
   雖然不同屬性但在自然裡就是這麼"和諧" 
   (溪谷)
2b-
它總是那麼"調皮"的扮鬼臉
   是那麼強勁有"力"
   它一直在變的"新生"
   從每個角度看都不同    
   (瀑布正下方仰望飄下的水柱水花)

3a-
一群黃蝶聚攏"和諧"之"愛"
   我"寧靜"地"凝視"它們"一直在變的""新生"的"家"的"秩序
   "。
3b-

第一次與瀑布這麼接近
   與其對抗"孤獨""長老"的肉體
   "深沉思考""永恆不變的"流水

4a-面對著瀑布讓身心靈感到非常"寧靜"
4b-"凝視"著在吸取水份的小黃蝶,可感受自然界的奧秘。

5a-
"新生"的鮮綠
   "凝視"流水與靜石的"對話"
   "寧靜"中有著無限的"力量"
   孕涵"和諧"的"秩序"    
   (溪谷)


5b-
"孤獨的"曲線
   鋪陳著"深沉的思考"
   等待回"家"的步履     
   (彎曲的山徑)


No comments: